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
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
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滉扶桑杳何所?
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
吟倚金山有暮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
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
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
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樽俎。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
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风雨渡扬子江》是元朝诗人吴莱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写作者在风雨中渡长江时所见到的波澜壮阔的景象,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天地无情,古今变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惟有长江永恒流淌的感受。该诗雄俊而不艰涩,豪迈而不险怪。
大江西来自巴蜀(2),直下万里浇(3)吴楚(4)。
大江从巴蜀的天上飘下,奔腾万里而来,给吴楚送上一江浪花。
我从扬子指蒜山(5),旧(6)读水经(7)今始睹(8)。
驾着一叶轻舟,横渡过大江,从前读《水经》时,对于扬子江只限于文字上的了解,现在才是亲眼看到了。
平生壮志(9)此(10)最奇,一叶轻舟傲(11)烟雨。
在平生所抱的壮志中,这一次遨游时最奇特的了,驾着一叶轻舟啸傲于烟雨茫茫的大江之中。
怒风鼓浪屹于城(12),沧海(13)输(14)潮开(15)水府(16)。
狂风卷起排排波浪,波浪象重重城墙,沧海之神也打开水府,天地在风浪中摇荡。
凄迷(17)滟滪(18)恍(19)如见,漭滉(20)扶桑(21)杳(22)何所(23)?
不知何处是凄迷的滟滪,不知何处是苍茫的扶桑。
须臾(24)草树皆动摇,稍稍(25)鼋(26)鼍(27)欲掀舞。
更不见江边的草树,只有鼋鼍在江中狂舞。
黑云鲸涨(28)颇心掉(29),明月贝宫(30)终色侮(31)。
天上黑云已与波浪相吻,明月早不知躲到何处。
吟倚(32)金山(33)有暮钟,望穷(34)采石(35)无朝橹(36)。
依凭金山,吟诵诗篇,听到了金山寺的暮钟,采石矶已不见旧时的船橹。
谁欤(37)敲齿咒能神(38),或有(39)伛(40)身言莫吐。
在险风恶浪中,船上有的人念咒祈神,有的人吓得蜷着身子不敢作声。
向来天堑(41)如有限(42),日夜军书费(43)传羽(44)。
大江像一道天堑,把千古河山一劈两半,茫茫大地,烽火连天,年年岁岁,羽书飞传。
三楚(45)畸民(46)类鱼鳖,两淮(47)大将(48)犹熊虎。
两岸的人民地号天哭,两岸的将军如熊似虎。
锦帆十里(49)徒(50)映空(51),铁锁千寻竟然炬(53)。
十里战船,旌旗遮蔽天空,千寻铁锁,匆匆化为一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54),芦苇成林出渔户。
战事平息了,农业渔业已经恢复,人民也安定下来了。
宁知(55)造物(56)总儿戏(57),且(58)揽(59)长川(60)入樽俎(61)。
造物之神导出兴亡悠悠,姑且引取大江的风景为我痛饮时作观赏之资吧。
悲哉险阻惟白波(62),往矣英雄几黄土(63)?
如今只有滔滔的白波,已流逝了多少千古风流。
独思万载疏凿功(64),吾欲持觞(65)酹(66)神禹(67)。
惟有那疏凿长江的大禹,和长江一样天长地久。
(1)扬子江:长江下游,以扬州的扬子津得名。此指扬州附近的长江。
(2)西来自巴蜀:长江流经巴、蜀而东下,故云。巴蜀,古代两个国名,大致包括今天的四川省全境。
(3)浇:洗,灌。
(4)吴楚:周代的两个诸侯封国,其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长江流经的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广大地区。
(5)蒜山:在今镇江市西,北临长江。
(6)旧:从前。
(7)水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内容以记述江河水道为主,为汉代桑钦撰写,北魏郦道元作注,也就是《水经注》。
(8)睹:见到。
(9)壮志:指遨游山水的豪情壮志。
(10)此:这一回。
(11)傲:啸傲,狂放不受约束。
(12)屹于城:形容巨浪排空耸立,比城墙还高。屹,高耸的样子。
(13)沧海:大海。
(14)输:送。
(15)开:开辟,开拓。
(16)水府:旧称水神为水府,镇江金山有水府庙。这里指水势浩大。
(17)凄迷:迷蒙不清的样子。
(18)滟滪:即滟滪堆,位于四川奉节以东的瞿塘峡中的一个著名险滩。
(19)恍:仿佛。
(20)漭滉:水势广大无边的样子。
(21)扶桑:本为神木名,传说太阳从此树升起,后也指日出之处。
(22)杳:渺远。
(23)何所:在哪里。
(24)须臾:一会儿。
(25)稍稍:渐渐。
(26)鼋:大鳖。
(27)鼍:鼍龙,形状像鳄鱼的水中动物。
(28)鲸涨:形容江水涌起的涛浪像鲸鱼在水中拱起来一样。
(29)心掉:心惊。
(30)贝宫:用珠贝等宝物所建的水下宫殿。
(31)色侮:黯然失色。
(32)倚:凭望。
(33)金山:在江苏镇江西北,原来在江中,后来沙涨成陆,遂与南岸相连。山有金山寺,为著名古刹。
(34)望穷:极力远望。
(35)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西北,牛渚山突入长江之中形成此矶,这一带江流狭窄,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临江有太白楼等胜迹。
(36)朝橹:清晨出发的帆船。橹,代指船。
(37)欤:助语词。
(38)能神:能有神效。
(39)或有:也有人。
(40)伛:曲背。
(41)天堑: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
(42)如有限:好像给大地划了界限。
(43)费:耗用。
(44)羽:羽书。古代紧急公文插羽毛为标记,以示飞速传递之意。
(45)三楚:古有西楚、南楚、东楚之说,包括今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区。
(46)畸民:残余之民,即遗民。畸,残余。
(47)两淮:淮南、淮北。
(48)大将:指力抗金兵的南宋战将刘锜等人。
(49)锦帆十里:指隋炀帝在运河中乘船巡游扬州事。锦帆,锦绸制的船帆。
(50)徒:白白地。
(51)映空:辉映着天空。
(52)铁索千寻:西晋遣王濬伐吴,吴人横铁锁于长江,阻其战船东下。王濬以木筏载火炬,烧断铁锁,遂灭吴。寻,长度单位,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53)竟然炬:终于被烧毁。
(54)收战尘:指战争已平息。
(55)宁知:岂知,怎能知道。
(56)造物:指有意志的天。
(57)总儿戏:常常与人们开玩笑。
(58)且:暂且,权且。
(59)揽:引取。
(60)长川:指长江。
(61)樽俎:古代盛酒和放肉的器具。这里指宴饮之事。
(62)白波:翻滚着白色浪花的波涛。
(63)英雄几黄土:过去的英雄豪杰已经变作了几堆黄土。
(64)疏凿功:指夏禹治水的事业。疏,疏通河道。凿,凿石开山,使水畅流。
(65)觞:酒杯。
(66)酹:以酒洒地,表示祭奠。
(67)神禹:对禹的敬称。禹,夏朝的第一个君主。相传他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而有天下。
作者吴莱生平游历甚广,凡中原奇绝之处,歌舞战争之地,东海岛屿奇观,莫不形之于诗。山川壮丽开扩了他的胸襟,也形成了他凌厉雄健的诗风。作者自延祐七年(1320)试礼部落第后,曾壮游京师、河、淮一带,《风雨渡扬子江》该诗约作于元文宗在位时(1328—1332),是作者在游览古城扬州后,渡江扬子江即(长江)有感而作。
《风雨渡扬子江》该诗大致可分前后二段。前段纯用赋体,写渡江所见。
诗一开始就描绘了长江壮丽景色,气势闳壮之极。诗写长江导源,万里而下,作者乘一叶扁舟,航行于烟雨迷濛之中,极力渲染江景的“雄”和“奇”。“直下万里浇吴楚”句,气势壮阔,其中一“浇”字,尤觉新奇。浇,一般用作小水量的浇灌,但这里的“浇”却不同:以长江的特大水量,由万里之远,居高临下,直浇在吴楚的土地上。同时,“浇” 之一词,还有浇灌、灌溉等含义。吴楚土地肥沃,水量充沛,与此“浇”字大有关系。接着,写作者站在船上,遥指对江蒜山,深为能够身临奇境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怒风鼓浪屹于城”以下,肆笔写风浪:怒风鼓浪,高涌如城,东海波涛,直灌江内。作者纵目想象,仿佛见到上游三峡滟滪堆凄迷景象,又仿佛见到东海扶桑国浩瀚海水,一望无涯。在波涛中,草树摇曳,鼋鼍出没,水面鲸鱼掀浪,水中贝宫颠动。近听金山寺暮钟声声,远眺采石矶片帆无踪。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作者将所见与所想的景物混杂在一起写,既有现实的即景描绘,也有想象数百里乃至数千里外的江景、海景,再加上神话色彩(如“水府”“贝宫”等均是)、拟人手法等等,将开阔水域、雄伟江景,描绘出来了。
《风雨渡扬子江》全诗层次分明,由景入情,全篇气势开阔,一泄而下。同是壮笔,上半是雄壮,下半是悲壮,而瑰玮豪奇之气,一以贯之,具体体现了吴莱诗风发展了李白、苏轼豪放诗风的一面,是《渊颖集》中的最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