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悬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今夜鄜州(1)月,闺中(2)只独看。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遥怜(3)小儿女,未解(4)忆长安。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香雾(5)云鬟(6)湿,清辉(7)玉臂寒。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倚虚幌(8),双照(9)泪痕(10)干?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2)闺中:女子所住的地方。这里代指作者的妻子。
(3)怜:想。
(4)未解:尚不懂得。
(5)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6)云鬟: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
(7)清辉:月光。
(8)虚幌:薄到透明的帘帷。
(9)双照:共照两人。
(10)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月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