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刘辰翁 〔宋代〕 刘辰翁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长记小红楼畔路。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是宋代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中。这首词上片忆昔,通过叙写昔日首都临安元宵节的热闹景象,透露出作者对故国繁盛的缅怀与向往;下片抚今,写如今国破家亡、沦落天涯,写出作者对往日的眷恋,对故国的缅怀与痛悼。此词拙朴无华,词意凄婉,情调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长记小红楼(4)畔路。杵歌(5)串串,鼓声叠叠(6),预赏元宵舞。

严冬的残雪还未融尽,梅花凋残零落。又刮起了风,黄昏时下起了雨。我记得临安那华丽的楼房,路边歌声不断,鼓声不绝于耳,元宵之夜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7)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8)处。

我漂泊天涯,只能遥想此夕宫中在海上举行传柑宴会,希望能作梦中之游。今夜的元宵的在哪里度过才好呢?身处连山茅屋之中,面对着寒冷的炉灶破败的墙壁,只能观赏那青荧的渔火了。

注释

(1)青玉案:词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正体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五仄韵。

(2)辛稼轩:南宋词人辛弃疾,字稼轩。

(3)元夕韵:辛弃疾元夕词《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4)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富贵家妇女所居。

(5)杵歌:本筑土时唱的夯歌,宋元时杂曲之一。

(6)叠叠:重复,重叠。此谓鼓声连续不断,不绝于耳。

(7)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8)青荧:泛指青光或白光。

创作背景

从“海上传柑梦中去”推测,《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这首词可能作于元陷临安后,南宋行朝漂泊于福建、广东沿海之际。是作者为抒发国破家亡的丧乱之苦和亡国之痛而作。

文学赏析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这首词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写今昔元宵的不同景况,抒发国破家亡的丧乱之苦和亡国之痛,情深词苦,凄然欲绝。

上片忆昔。开篇二句,从眼前节候节物着笔,写元宵节的环境氛围。严冬余威尚未消退,残雪未尽,梅花凋残零落,黄昏时刮风下雨,春寒料峭。恶劣的气候,暗淡的黄昏,令人压抑、沉闷,难以尽兴游赏,从而勾起对昔日元宵节的回忆。“长记”四句,叙写昔日首都临安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周密《武林旧事·大礼》载:“每队各有歌头,以彩旗为号,唱和杵歌等曲以相。”又说:“禁去岁赏菊灯之后,迤逦试灯,谓之预赏。一入新正,灯火日盛。”这里作者特点“小红楼”、“杵歌”、“预赏”,说明作者所“长记”的元宵不是一般的元夕,而是南宋朝廷观灯的往事。“杵歌串串,鼓声叠叠”,极写昔日元宵观灯歌舞不绝,热闹喧腾的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故国繁盛的缅怀与向往。

下片抚今。过片宕开一笔:“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这里写出国破家亡、沦落天涯,无以寄身的凄惨和难脱的愁绪。过去上元夜于宫中宴臣,贵戚宫人得以黄柑相遗的美好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梦中去”三字,进一步写出作者对往日元宵的眷恋,对故国的缅怀与痛悼。以上所写,既突出昔元宵节的美好,又反衬出今年元宵节的凄凉。故作者接下去有由昔而今、由梦境而回到现实,自设问答:“今年上元何处度”设问,应片头“天涯客鬓愁成缕”句,领起下文。接着以“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作答,说明今年元夕不是在都城临安的“小红楼畔”,而是在“乱山茅屋”之中;不是往日“杵歌串串,鼓声叠叠”的繁华,而是面对着“寒炉败壁”,孤苦凄凉;自然自己所观赏的也不是“火树银花流溢的繁灯焰火,而是青荧的令人发愁的“渔火”,满目凄楚的元宵节物出而已。着末写出悲惨处境,悲愤几极。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此词拙朴无华,词意凄婉,情调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刘辰翁

刘辰翁

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入元不仕。其词承辛弃疾一派,为辛派词人“三刘”之一。风格遒劲绚烂。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又能诗文,曾评点王维、杜甫、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须溪记钞》,清人辑有《须溪集》。又有《须溪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