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刘辰翁的诗
主题: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爱国
爱情
写景
抒情
思乡
送别
离别
励志
山水
田园
咏物
咏史
怀古
边塞
悼亡
读书
叙事
战争
羁旅
孤独
友情
赞美
讽刺
哲理
茶
酒
写花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竹子
牡丹花
珍惜时间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油菜花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刘辰翁
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景定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入元不仕。其词承辛弃疾一派,为辛派词人“三刘”之一。风格遒劲绚烂。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又能诗文,曾评点王维、杜甫、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须溪记钞》,清人辑有《须溪集》。又有《须溪词》。
永遇乐·璧月初晴
沁园春·送春
桂枝香·吹箫人去
六州歌头·向来人道
金缕曲·闻杜鹃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忆秦娥·烧灯节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柳梢青·春感
宝鼎现·春月
兰陵王·丙子送春
西江月·新秋写兴
浣溪沙·春日即事
鹊桥仙·自寿二首
江城子·春兴
虞美人·花心定有何人捻
莺啼序·闷如愁红著雨
秋景于今九日至
鹧鸪天·旧日桃符管送迎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
鹧鸪天·占得春风五日先
临江仙·将孙生日赋
临江仙·谢友人
鹧鸪天·暖逼酥枝渐渐融
唐多令·日落紫霞洲
六丑·春感和彭明叔韵
归朝歌
青玉案·稠塘旧是花千树
临江仙·睡过花阴一丈
秋景·门掩候虫秋·其二
莺啼序·愁人更堪秋日
莺啼序·匆匆何须惊觉
临江仙·寿刘教
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
唐多令·零露下长洲
鹧鸪天·去年太岁田间土
念奴娇·少微星小
琐窗寒·和巽吾闻莺
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
最高楼·和咏雪
鹧鸪天·自入孤山分外香
寿王太守·其五
汉宫春·岁尽得巽吾寄溪南梅相忆韵
秋景·出逢危叶落·其一
最高楼·寿秋水
祝英台近·水后
瑞鹤仙·寿翁丹山
青玉案·暮春旅怀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兰陵王·丁丑感怀和彭明叔韵
临江仙·幸自不须端帖子
大圣乐·伤春
临江仙·闲居感旧
祝英台近·席间咏绳球
唐多令·寒雁下荒洲
齐天乐·端午和韵
秋景·门掩候虫秋·其一
临江仙·代贺丞相两国夫人生日并序
烛影摇红·丙子中秋泛月
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着春寒
寿王太守·其一
念奴娇·枯寒生晚
沁园春·再和槐城自寿韵
洞仙歌·有客从余
鹧鸪天·白发平津起袖然
最高楼·花上雪
临江仙·过雁天边信息
踏莎行·北望蝶山
永遇乐·灯舫华星
贺新郎·赤壁之游乐
留京
洞仙歌·寿中甫
最高楼·壬辰寿王城山八十
贺新郎·过雨城西路
鹧鸪天·白白江南一信霜
踏莎行·松偃成阴
忆旧游·和巽吾相忆寄韵
烛影摇红·立春日雪,和秋崖韵
念奴娇·槐城赋以自寿,又和韵见寿,三和谢之
唐多令·残日下瓜洲
秋景秋高风怒号
贺新郎·寿周耐轩
沁园春·和槐城见寿
唐多令·明月满沧洲
烛影摇红·嘲王槐城独赏无月
汉宫春·壬午开炉日戏作
秋景·鹭于飞·其一
齐天乐·节庵和示中斋端午
念奴娇·吾年如此
踏莎行·樱桃词
秋景·鹭于飞·其二
念奴娇·寿陈静山,少吾一岁
寿王太守·其三
高阳台·和巽吾韵
念奴娇·酬王城山
秋景·出逢危叶落·其二
沁园春·和刘仲简九日韵
临江仙·壬午七夕
水调歌头·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