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

陆游 〔宋代〕 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催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春残》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借春残之景而兴发感慨,表达了作者自己年龄老大功业未立的悲哀之情。其中的“春残”,既是触景增慨的契机,又兼有人生的象征意味。诗人通过对春残景物的描写,把情、景、事、物,以及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事得到了一个较好的融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绪。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石镜山(1)前送落晖(2),春残回首倍依依(3)

遥想当年,石镜山前,眼观落日;今日春尽之时,回首往事,不免勾起对故乡的思念。

时平(4)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世道太平,壮士也就只能无功而老;归家的路依然漫长,乡国遥远,征人又怎能轻易返乡,想归家只有在梦中了。

苜蓿(5)苗侵官道(6)(7)芜菁(8)花入麦畦(9)稀。

暮春时节苜蓿盛长,把往日开阔的官道也遮得颇为严实;芜菁花在田陇中开放,显得麦苗也有点稀稀疏疏。

倦游自笑催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11)

对游走各地做官的生涯已经产生厌倦之情,神情黯然消极颓废到如此程度,连自己也感到可笑;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记得当年那个英姿焕发携飞鹰乘醉打猎时的充满豪气的陆游形象?

注释

(1)石镜山:在成都城内,上有蜀王妃的墓,墓边竖一石镜,故名。

(2)落晖: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3)依依:不忍离别的样子。

(4)时平:本意为时代升平,此处是反语,有讥讽朝廷之意,因为当时没有战争是南宋朝廷苟安求和的结果,并非真的太平。

(5)苜蓿:草名,又名金花菜,为马饲料的一种。

(6)官道:大马路。

(7)合:指草丛地里蔓延到路上分不开路和田地。

(8)芜菁: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开黄花。

(9)麦畦:麦田。

(10)摧颓:因受挫折而颓唐。

(11)谁记飞鹰醉打围:此句是怀念自己在汉中时的那段豪迈放纵的生活。打围:即围猎。

创作背景

《春残》该诗创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春暮,时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诗人面对春残日暮的景象,触景生情,遂发诸多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拼音版

chūncán

shíjìngshānqiánsòngluòhuīchūncánhuíshǒubèi

shípíngzhuàngshìgōnglǎoxiāngyuǎnzhēngrényǒumèngguī

xumiáoqīnguāndàojīnghuāmài

juànyóuxiàocuītuíshènshuífēiyīngzuìwéi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