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秦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是元代词人张伯淳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主要描写琵琶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下片主要从听者方面来描写当时的气氛感受,并进行景色渲染。全词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化用古诗句等手法,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爱当垆(2)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3)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4),扫空眼底秦筝(5)。
喜爱面对酒垆的少女,你用高雅的曲调,寄托着幽远的感情。弹奏出春日里百鸟和鸣,聚众喧哗入夜沉寂,只有老凤孤鸣。都来到四根琴弦上,在旧谱和新声里,包容的意味无尽无穷。弹奏出天籁般自然的音律,眼下听熟的蓁筝乐声也一扫而空。
落红(6),天气暖犹轻(7)。洗耳为渠(8)听。想关塞风寒(9),浔阳月色(10),似醉还醒。轩窗(11)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12)乍雨初晴。
乐声周遭,红英悄然坠落,天气刚刚转暖,为了它洗耳恭听。联想起关塞的寒风,浔阳的月色,好像沉醉于乐声却还清醒,偏爱这静谥的轩窗,直到一曲终了,曲中的寄托オ转向分明。牢记我们今朝相见是在何处——语溪这里一阵短雨刚刚放晴。
(1)木兰花慢: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乐章集》入“南吕宫”,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五平韵,后片七平韵。。张伯淳此词依宋人程垓体,下片首句七字连,无短韵字句。
(2)当垆:古时垒土为垆,安放酒瓮,卖酒者坐于垆边称“当垆”。有卓文君当垆故事后,此意象成为歌女等风尘女子指代辞。
(3)百喙:百鸟。喙,鸟嘴,引申为鸣声。
(4)律吕:六律、六吕,合称十二律,泛指音律声调。
(5)秦筝:时弦乐器之一种。相传秦时蒙恬改制,故称。此处指北方乐调。
(6)落红:落花。
(7)天气暖犹轻:此句即乍暖乍寒天气之意。轻:轻寒。
(8)渠:第三人称,他,她。
(9)想关塞风寒:指“阳关三叠”一类曲调。
(10)浔阳月色:化用白居易《琵琶行》诗意。
(11)轩窗:轩敞明朗的窗前。
(12)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全称“语儿溪”,又名“沙渚塘”,下入运河。春秋时为吴国驻军处。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此词或写于元初。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尽管他在宋亡后不到十年出任元朝杭州儒学教授之职,心态却不易很快平衡。这首词即属曲传此种心态之作。根据词意,此词当作于作者未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