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暮秋山行》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五古。此诗描写了暮秋时节,诗人独步山林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描绘了暮秋的景色,突出了山林的空寂,也映衬了作者倦于仕途奔波的空虚惆怅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构思新奇巧妙,意境幽远凄清。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
山风吹空林,飒飒(1)如有人。
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
苍旻(2)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
鶗鴂(3)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1)飒飒:风声。
(2)旻: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3)鶗鴂:亦作“鶗鴃”,即杜鹃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