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行何迟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

二旬四百里,自问行何迟。

还乡无他计,罢郡有馀资。

进不慕富贵,退未忧寒饥。

以此易过日,腾腾何所为。

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

酒醒夜深后,睡足日高时。

眼底一无事,心中百不知。

想到京国日,懒放亦如斯。

何必冒风水,促促赴程归。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拼音版

wènxíngchí

qiányuèjīngkǒujīnchénhuái

èrxúnbǎiwènxíngchí

háixiāngjùnyǒu

jìnguìtuì退wèiyōuhán

guòténgténgsuǒwèi

féngshānzhézhàoduōshī

jiǔxǐngshēnhòushuìgāoshí

yǎnshìxīnzhōngbǎizhī

xiǎngdàojīngguólǎnfàng

màofēngshuǐchéngguī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