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五归山

王维 〔唐代〕 王维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张五归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为送友人张諲归隐而作。作者为友人受到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而感慨,并表明自己有归隐的意思。全诗语言朴实自然,用笔委婉曲折。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送君尽惆怅(2),复送何人归。

送别您心中满是惆怅,不知道还要送何人离开。

几日同携手(3)一朝(4)拂衣(5)

往日里我们携手相伴,一时之间您已辞官归去。

东山(6)有茅屋,(7)为扫荆扉(8)

我在山上也有几间茅屋,希望能够洒扫柴门院落。

当亦谢官(9)去,岂令心事(10)违。

应当与您一同辞官归隐,怎么能违拗自己的心事。

注释

(1)张五:张諲,生卒年未详,排行第五,永嘉(今属浙江)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

(2)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3)携手:指携手一同归隐。

(4)一朝:一时。

(5)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古代士大夫宽抱大袖,举止温和,激动或愤激时衣服挥动。“拂衣而去”,从“生气地挥衣离开”意引申出辞官归去意。

(6)东山: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这里指洛阳附近的嵩山,王维和张諲曾一起在那里隐居过。

(7)幸:希望。

(8)荆扉:柴门。

(9)谢官:辞官。

(10)心事:指厌恶昏浊的官场,希望解脱羁绊,一同隐居的心思。

创作背景

此诗为王维送友人张諲归隐而作。当时朝局动荡,小人当道,不少士大夫失望辞官。《旧唐书》记载,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张諲擅长书画,尤工山水,曾同王维一起隐居嵩山,后来出仕,官刑部员外郎,又与王维同朝,二人互相酬唱,交情很深。他因受到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王维十分感慨,再次产生归隐思想,因作《送张五归山》此诗。

拼音版

sòngzhāngguīshān

sòngjūnjìnchóuchàngsòngrénguī

tóngxiéshǒuzhāoxiān

dōngshānyǒumáoxìngwèisǎojīngfēi

dāngxièguānlìngxīnshìwéi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诗佛)

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