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寄崔侍御》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秋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中诗人将感喟身世与抒写友情交织,前半部分写诗人离别故乡而独行,后半部分写与崔侍御相见及相离,并抒发相思之情。
宛溪(1)霜夜听猿愁,去国(2)长如不系舟(3)。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独怜一雁飞南海(4),却羡双溪(5)解北流。
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高人(6)屡解陈蕃(7)榻,过客难登谢脁楼(8)。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9)秋。
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1)宛溪:在安徽宣城。
(2)去国:指离开长安。
(3)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
(4)一雁飞南海: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5)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此句有思念朝廷之意。
(6)高人:指崔成甫。
(7)陈蕃:指宇文太守。
(8)谢脁楼:在宜城县陵阳山上,为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9)敬亭:指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又名昭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