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义诗

杨继盛 〔明代〕 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就义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写的一首五言诗,诗人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感人肺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浩气(1)(2)太虚(3)丹心(4)千古(5)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平(6)报国(7),留作忠魂(8)补。

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注释

(1)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2)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3)太虚:太空。

(4)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5)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6)生平:一辈子,一生。

(7)报国:报效国家。

(8)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创作背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当北方鞑箕靼族入侵时,诗人力主抵抗、反对妥协误国,因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遭毒刑,被人杀害。《就义诗》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

拼音版

jiùshī

hàohuántàidānxīnzhàoqiān

shēngpíngwèibàoguóliúzuòzhōnghún

作者简介

杨继盛

杨继盛

明朝中期著名谏臣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