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端午

贝琼 〔元代〕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己酉端午》是元末明初诗人贝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先写景,再兴叹,描述端午节的天气昏暗而有风雨,感慨因风雨而无人在汨罗江上对屈原表示祭奠和怀念;后两句诗人借用榴花之“笑”的拟人手法以及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怀才不遇但能洒脱面对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态度。全诗借景抒情,巧用典故,委婉多姿,工致含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风雨端阳(2)晦冥(3)汨罗(4)无处(5)英灵(6)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海榴(7)(8)应相笑,无酒渊明(9)亦独(10)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也一样仰慕他。

注释

(1)端午: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

(2)端阳:即端午节。

(3)晦冥:同“晦暝”,昏暗,阴沉。

(4)汨罗:汨罗江。传说屈原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5)吊:凭吊,祭奠。

(6)英灵:犹英魂,对死者的美称。此指屈原。

(7)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8)发:开。

(9)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诗人。

(10)醒:清醒。

创作背景

《己酉端午》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夏历五月初。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看到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心中感慨作下此诗。

拼音版

yǒuduān

fēngduānyángshēnghuìmíngluóchùdiàoyīnglíng

hǎiliúhuāyīngxiāngxiàojiǔyuānmíngxǐng

作者简介

贝琼

贝琼

元末明初诗人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崇德人。性坦率,博通经史百家。师从铁崖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明代出任浙江乡试官、国子助教、中都国子监,教授勋臣子弟。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