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十八归桐庐

刘长卿 〔唐代〕 刘长卿

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正落寒潮水,相随夜到门。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张十八归桐庐》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江村月夜为背景,描绘了月夜下友人张十八乘船而归的幽隽画面,通过寒潮落水的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被贬失意之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此诗写景细腻,构思新颖,想象奇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归人(2)野艇(3),带月过江村。

归家的人乘坐着简陋的小船,在月光的照耀下穿过了江边的村庄。

正落寒潮水(4),相随夜到门。

寒潮退落,江水随着夜色悄然流淌,小船静静相伴一直到了家门前。

注释

(1)桐庐:今浙江桐庐县,唐时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属县,与睦州相距不远。

(2)归人:指张十八。

(3)野艇:简陋但快速的小船。

(4)寒潮水:《元和郡县志》载,浙江潮每年八月十八最为壮观,届时“数百里士女共观”。落潮当在深秋,因此谓之“寒潮”。

创作背景

《送张十八归桐庐》这首诗是诗人为睦州司马时所作,是在睦州治所送友人张十八归桐庐之作。张十八其人不详,从诗中看他和诗人当是知己之交。

文学赏析

《送张十八归桐庐》这首绝句以描写江村月夜归舟景色幽隽,巧妙地把自己的深情托意于落潮而在刘长卿的诗集中显示特长。

诗的前两句“归人”、“野艇”、“带月”、“江村”四种动态中的景物描绘了一幅幽远隽深的江村月夜归舟的美景。“归人”张十八是这幅美景的主宰和灵魂,是诗人视野中最大的目标。“艇”本是轻便小船,乘这种小船者的身份当然是很低下的,在“艇”前冠以“野”字立即把这只小船置于广袤浩翰的荡荡江水之中,幽隽深远的水乡之景清晰出现在读者眼前,水上的“艇”、“艇”中的“人”都处于动势之中,这便使这幅美景动了起来成为一幅活的画图。“带月”二字给这幅美景被带上奇妙温柔的轻纱,赋予一种神灵空濛感,犹如柔纱半遮掩下的美女一样,更富有一种魅力,“江村”二字把画的背景勾勒得更为鲜明,似见渔村中的点点灯光,远去的潺潺流水,似闻阵阵晚曲,声声犬吠,哗哗桨声。“过”字蕴含着张十八站立船头的招呼和诗人伫立江头凝视远望的形象。他们彼此的思念恰似这无穷无尽的江水。

诗的后半部把这种思念之情更深刻地进行了描写,诚然送客时正值寒潮落水之时,一个正”字极为巧妙地把这种自然现象和思念之潮融合了起来,比兴之法兼而用之,客人在夜色中远去了,送行者的思念也正是相随着这落潮的寒水随舟直到张十八的门前。“寒”字故然是时令中水温的实写,但是在此处却更主要地是心境的描写与托意,诗人此时正处被贬的不得意之时,此刻知己之交又要离去,心灰意冷的伫立在如此寒潮落水的月落中,不寒而栗是自然的了。

作者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

唐朝时期大臣、诗人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