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口占

史可法 〔明代〕 史可法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燕子矶口占》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将史可法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叙述了作者回到故乡不能见母亲的情况;后两句由此而感慨不能探母的痛心,同时也表达对当时整个国家大局的忧愤。全诗行文简练,通俗易懂,尾句语出新奇,更表现出诗人无限的念母之情,爱民之意,忧国之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来家不面母(3)咫尺(4)犹千里。

回到家门不见母亲的面,咫尺之地好像隔着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燕子矶头掉下伤心的泪,点点滴滴都沉入了江底。

注释

(1)燕子矶:在江苏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长江边。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地势险要。

(2)口占:当场作诗,不起草稿。

(3)面母:面见母亲。

(4)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古代以八寸为咫。

创作背景

明弘光元年(1645年),崇祯自缢身死后,弘光帝即位,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这时清军南侵,史可法在江北率师抵御。适逢驻扎在长江中游的明将左良玉以清君侧为由,进攻南京。史可法奉命入援,渡江至燕子矶,而良玉军已败退。当时扬州军情有燃眉之急,关系到王朝的命运,于是他又率军回江北抗清,而没能回南京见上母亲一面。《燕子矶口占》这首情至文生、口占而成的绝句,便由此而生。

拼音版

yànzikǒuzhàn

láijiāmiànzhǐchǐyóuqiān

tóuqīnglèichénjiāng

作者简介

史可法

史可法

明末政治家、军事家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一字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谥忠靖,清乾隆时追谥忠正。崇祯元年中进士。少年时受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影响,以国事为己任。初任西安府推官,因镇压农民起义,升为右佥都御史,在安庆、池州等地堵截农民军,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即在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即位,成立南明小朝廷。加大学士,称史阁部。传世有《史忠正公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