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卷离骚一卷经

吴藻 〔清代〕 吴藻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

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误人犹是说聪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浣溪沙·一卷离骚一卷经》是清代女词人吴藻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虚实相生,景中藏情,勾勒出一幅“,秋窗夜雨图”无一字着“愁”而愁思无限的苦闷之情却已充溢其中;下片抒情,在愁苦的氛围中描绘了心境并回应前文,自嘲“聪明误人”。全词遣词清寂疏朗,心境沉郁苍凉,以婉约之笔调描绘出词人消磨于曲折愁苦人生的无奈,幽怨蕴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一卷离骚(2)一卷(3),十年心事十年(4)。芭蕉叶上几秋声(5)

手捧《离骚》和佛经,读了一卷又一卷;心事重重,在青灯下已经苦熬了整整十年。夜深时,秋风刮在芭蕉叶上,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声响。

欲哭不成还强笑(6)(7)愁无奈学忘情(8)误人犹是说聪明(9)

想放声大哭一场,可非但不行,还要掩泪装欢,强作笑容。为了讳饰满腹愁苦,只好学着去做可以忘却一切悲欢的事情,无奈的是这样贻误他人还被说成是聪明伶俐。

注释

(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离骚: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吴藻青年时的梦想。吴藻“幼好奇服,崇兰是纫”,自幼即有“离骚情结”。二十岁时初登文坛便以杂剧《乔影》闻名大江南北,剧中,吴藻借“谢絮才”之口陈述了自己“着男装、痛饮酒、读《离骚》”的名士倾向。

(3)经:佛经,暗示吴藻婚后无奈的生活。吴藻婚后夫妇不谐,其老师陈文述曾劝其修道,并赠法名“来鹤”。在经历了家变之后吴藻终是隐居学佛。

(4)灯:青灯。

(5)秋声:雨滴芭蕉为秋声之一种,秋声易生悲凉情。

(6)欲哭不成还强笑:吴藻出身商家,又嫁与黄姓商人,她觉得很不如意,但丈夫却十分支持她的学习,还专门为她布置了大书房供其吟咏,吴藻只能如此。

(7)讳:回避,忌讳。

(8)忘情:忘却一切悲欢,即无情。

(9)误人犹是说聪明:自明末起,民间即甚为流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言论,起因大概是源于对天才少女(如叶氏姊妹)不幸早夭的惋惜,后来逐渐推衍成为一种社会规范,认为“舞文弄法”、“做出丑事”反不如“守拙安分”。

创作背景

《浣溪沙·一卷离骚一卷经》此词是《花帘词》中的后期作品,约在《金缕曲·闷欲呼天说》后五年。道光九年(1829年),词人三十岁以前的心声《花帘词》结集。此时词人大约二十八岁,婚后五六年的样子,于某日,词人创作此词,对自己悲凉的身世作一沉痛的自诉。

文学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首句先从几上的陈设落笔,一卷《离骚》、一卷佛经并置案头,意象颇简明,短短七个字便包含了时空对比转换,含意深远,境界高浑。其中既有实景,也有虚景:实景为秋夜书房陈设,虚景是对自己两种不同生活的高度概括,即《离骚》是理想,是少女时代感性的梦;而佛经是现实,是已为人妇的理性思考。次句紧承首句的从空间落笔而从时间入手,这里,“十”是虚数,概言其多,与前句“一”形成强烈的对比,两句浓缩了词人的心路历程,极有概括力地摹画出词人多年来孤寂、清苦的生活:“一卷《离骚》一卷经”,生命中的寄托唯此两个“一卷”,其余皆不足道;“十年心事十年灯”,这两个“一卷”都已历经多年。紧接着,末句的反问,进一步映衬出词人忧愁悲苦的凄凉心境。正在这青灯飘摇、心事恍惚之际,窗外雨打芭蕉,秋声凄厉,不仅突出了环境、气氛的悲凉,而且“几秋声”的几字,道出了年年如此,岁岁依旧的忧愁苦恨,真实地再现了词人生活痛苦的状况,平添了几分哀怨。至此,虚实相生和景中藏情中,一幅“秋窗夜雨图”被勾勒了出来:冷雨中,一间书房内,女词人独坐其中,房内佛灯飘摇,窗外雨打芭蕉。虽然从屋内到屋外、从空间到时间、从激情的《离骚》和淡然的佛经到耿耿青灯和芭蕉夜雨中无一字着“愁”,但愁思无限的苦闷之情却已充溢其中。

下片抒情。在愁苦的氛围中,词人“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既描绘了心境,又回应了前文《离骚》、佛经并列的原因;既是对生活的“无奈”,又是词人“‘痛定思痛”时的情感表现。空有才情不得身为男儿已是生平憾事,作为才女又不能嫁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伴侣,想想都是悲哀,故而“欲哭”;但是商人丈夫虽然不解风情,却对自己极为欣赏,并为自己提供了极大的人身自由和优厚的物质条件,只好“还强笑”。然而,这毕竟不是自己向往的“琴瑟和鸣”,于是为“讳愁”而“学忘情”。一“学”字,把词人强颜欢笑,假装无愁的痛苦心态活生生地衬托了出来,正如赵庆禧在《香雪庐词序》所说:“花帘主人之词善写愁者也。不处愁境,不能言愁;必处愁境,何暇言愁?”末尾的自嘲尤为沉痛:“误人犹是说聪明。”词人年少时慨叹空有才情而报国无门,此时却自嘲“聪明误人”,貌似是对社会规范的自觉认同,实则是对自身处境的领悟:在全面压抑个人才情的社会中,男子尚不能充分施展抱负,女性更只能“欲哭强笑”,面对现实,恐怕禅境才是一个解脱之道。当用出世的眼光来打量尘世,世人眼中的聪明也就成为“名累”的根源,词人的自嘲也就显得愈发清冷。

《浣溪沙·一卷离骚一卷经》全词遣词清寂疏朗,心境沉郁苍凉,从灯前《离骚》与佛经的矛盾及楼外秋声、芭蕉冷雨的凄清、肃杀之景生发出深绵曲折的心绪,以婉约之笔调描绘出词人消磨于曲折愁苦人生的无奈,以悲凉的意境烘托出词人内心的苦痛、艰难的隐忍和难以释怀的愤懑,幽怨蕴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作者简介

吴藻

吴藻

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

吴藻(1799—1862),字苹香,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先世徽籍,父业商,嫁同邑黄姓商人,终身抑郁无欢。道光十七年(1837年)移居嘉兴南涛,筑“香南雪北庐”,与古城野水为伴,皈依禅宗以终。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词》两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