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庐山双剑峰

来鹏 〔唐代〕 来鹏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题庐山双剑峰》这首七言绝句为晚唐来鹄所作。作者巧借庐山双剑峰中的“剑”字进行形象生发和演绎,设想如果双剑峰真是铁铸的,那么,这些用于征战的兵器就应该重新冶之于炉,制造出以利耕耘收割的生产农具该多好!《题庐山双剑峰》虽为山水名篇,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要求阻止战争、发展农业生产的强烈愿望,融入了深广的社会内容。

文学赏析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深受刀兵之苦。《题庐山双剑峰》虽为山水名篇,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要求阻止战争、发展农业生产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巧借庐山双剑峰名字中的“剑”字进行形象生发、虚拟和演绎,从而创造了别具新意的艺术境界。诗的开头两句主要状摹双剑峰的奇姿异态。双剑峰“倚天”“高”耸,势凌“四面山”,可谓“英雄盖世”。一个“闲”字信笔迸出,则写出了奇峰无用武之地的愤恨。这两句虽经艺术想象把山峰比拟为“三尺”剑,但却始终没有离开“形似”二字。三、四句则不然,它是继第一次联想和想象之后的又一次大幅度腾跃。诗人循着铸剑的原料——铁再次振动想象的金翼,设想如果双剑峰真是铁铸的,那么,在农业生产荒废的情况下,这些用于征战的兵器就应该重新冶之于炉,制造出以利耕耘收割的生产农具,广散人间,发展农桑,振兴国家。诗人如此奇异的想象,如此奇妙的构思和境界,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化刀兵为农桑的美好愿望。在一首山水写景诗中能够巧妙地融入如此深广的社会内容,就足以显示出诗人那杰出的创作天才了。

作者简介

来鹏

来鹏

唐朝诗人

来鹄(?—883),豫章(在今江西省南昌附近)人。咸通(860—873)年间举进士而不第。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其诗多描写旅居愁苦的生活,也有表现民间疾苦的人民性很强的作品。《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