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

唐彦谦 〔唐代〕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垂柳》是由唐代诗人唐彦谦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垂柳》是一首咏物诗,体物曲尽其妙,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也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绊惹(1)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2)轻盈。

垂柳绊惹着春风翩然起舞别有一番情怀,在这个世界上飘逸之美还有什么能与之比肩呢?

楚王(3)(4)畔无端种,饿(5)纤腰(6)学不成。

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

注释

(1)绊惹:撩逗。惹:将垂柳拟人化,

(2)斗:竞争,比赛。

(3)楚王:楚灵王,也暗指现实中的王。

(4)江:长安附近的曲江。

(5)损:损坏。

(6)纤腰:女子的细腰。

创作背景

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诗人对此深恶痛绝,愤世嫉俗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垂柳》这首诗。

文学赏析

《垂柳》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物诗。

「绊惹春风别有情」,起句突兀不凡。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径直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绊惹」,撩逗的意思。象调皮的姑娘那样,在春光明媚、芳草如茵、江水泛碧的季节,垂柳绊惹着春风,时而鬓雲欲度,时而起舞弄影,真是婀娜多姿,别具柔情。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偏不老实道来,而要说是垂柳有意在撩逗着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了,真是出神入化之笔。明杨升菴《升菴诗话》举了唐宋诗中用「惹」字的四例:「杨花惹暮春」(王右丞),「古竹老稍惹碧雲」(李長吉),「暖香惹梦鸳鸯锦」(温飛卿),「六宫眉黛惹春愁」(孙孟文),说它们「皆绝妙」。其实,唐彦谦的「绊惹」,列入「绝妙」之中,当亦毫无愧色。

第二句,「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轻盈」,形容体态苗条。这里,垂柳暗以体态轻盈的美人赵飞燕自喻,是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这一问,从反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这一问,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诗人极写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後二句「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笔锋一转,另闢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

「江」,可以理解为长安附近的曲江。《中朝故事》载:唐代曲江江畔多柳,号称「柳衙」。「楚王」,楚灵王,也暗指现实中的「王」。此二句是说,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支也象垂柳般纤细轻盈,连饭也不敢喫,而白白饿死。诗人并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发。试想当时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这种邀宠取媚的伎俩不也很象「饿损纤腰」的楚王宫女吗?「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女们心目中却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诗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多么含蓄而深刻呵。 比唐鹿門稍早的诗人曹邺,他在《捕鱼谣》中写道:「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真是直陈时弊,淋漓痛快。《垂柳》所讽刺的对象,同《捕鱼谣》一样,但他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兴的手法,「用事隐僻,讽喻悠远」(《升庵诗话》),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各尽其妙。

写法上,唐鹿門旨在写意,重在神似,他虽无意对垂柳进行工笔刻画,但垂柳的妩媚多姿,别有情韵,却无不写得逼似,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增补诗话总龟》引《吕氏童蒙训》谓:「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彷彿形容,便见妙处。」《垂柳》的妙处,正是这样。

《升庵诗话》在评唐鹿門《垂柳》时说:「咏柳而贬美人,咏美人而贬柳,唐人所谓尊题格也」。可惜这个评论只说对了表面现象,他只在「尊题格」上做文章,而未能看出诗人「咏柳而贬美人」的实质。

作者简介

唐彦谦

唐彦谦

唐代政治家,诗人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馀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汉中市东)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汉中)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阆中)、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前后卒于汉中。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