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是南宋诗人汪藻创作的五言律诗。诗歌首联中的“草草”凸显了宋军渡江南窜仓促慌乱的狼狈相,“悠悠”极写敌人骑兵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骄态。两个叠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表现了作者对于懦弱官军的失望、对嚣张敌人的憎恨。此诗反映了官军腐败无能自私、敌人猖狂侵扰、人民生活痛苦、天下混乱一片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金兵的无比痛恨、对宋朝统治者的强烈谴责、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草草官军渡(1),悠悠(2)敌骑旋(3)。
皇家军渡江南逃慌慌张张,敌骑兵跟踪追击趾高气扬。
方尝勾践胆(4),已补女娲天(5)。
学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仇,效女娲炼石补天重振朝纲。
诸将(6)争阴拱(7),苍生(8)忍倒悬(9)。
诸将领拥兵自重袖手观望,众百姓苦若倒悬倍遭灾殃。
乾坤满群盗(10),何日是归(11)年。
普天下盗贼遍野烧杀掠抢,何日能收复失地重返家乡?
(1)官军渡:指宋军随高宗乘舟南逃。
(2)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3)旋:回转,退回去。
(4)勾践胆:春秋时,越为吴所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报仇,后终于灭吴而霸。
(5)女娲天:相传远古时天崩地裂,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6)诸将:指当时拥兵自重的南宋将领。
(7)拱:拱手,意即按兵不动。
(8)苍生:百姓。
(9)倒悬:头下脚上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10)乾坤满群盗:乾坤:天地间,到处。满群盗:当时,中原及江南不仅有金兵在到处攻城掠地,而且还有许多武装集团据州县自立。此外还有各地的农民起义。天下极其纷乱。
(11)归:指归故国(中原),归故乡(德兴)。
此诗作于建炎四年(1130)下半年。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下,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十二月攻陷常州(今江苏常州市)。继而破江东诸郡,挥戈直抵越中。建炎四年(1130)正月,宋高宗赵构乘船沿海南逃,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失陷。“靖康之乱”后费尽艰辛建立起来的南宋王朝,顿时岌岌可危,江南百姓遭受空前劫难。由于韩世忠、岳飞等爱国将领率兵还击,五月,迫使金兵退回到江北。当时,汪藻正在朝中任职。他看到国难当头,百姓惨遭涂炭,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愤慨,写下了《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这首忧国感时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