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山寄延安诸同志

董必武 〔近代〕 董必武

浅黄深碧杂丛红,映日秋山到眼中。

结辇南驰随去雁,离人北望逐飞鸿。

亦如此别寻常事,总觉难言隐曲衷。

今夜鄜州看明月,得无清皎与延同。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过劳山寄延安诸同志》是近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先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过劳山寄延安诸同志》作于1940年10月赶赴国统区的路途中,诗人通过借景抒情,用诗意缭绕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延安诸同志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战友之间崇高深厚的革命友谊。

文学赏析

诗人董必武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多次去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和战斗。然而,他寄旅异地,心却常常牵念着延安革命根据地和甘苦与共的革命战友和同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了该诗表达了对延安诸同志的思恋惜别之情。

该诗的首联交代了诗人所在的地点和时间:“浅黄深碧杂丛红”的秋日劳山。但是这美好的景致,并没能转移诗人对延安诸友的绵绵思恋之情。而接下来的三联,都是写的诗人贮满胸臆而又难以言喻的神情思恋。“结辇南驰随去雁,离人北望逐飞鸿。”诗人驾车南弛,眼睛却时时望着北去的鸿雁,希望它能给延安的同志带去离人的思恋。“亦如此别寻常事,总觉难言隐曲衷。”对诗人而言,离别延安是常有的事,但这次却觉得还有很多心里话没有说尽,恨不得在跟同志们叙叙衷曲。“今夜鄜州看明月,得无清皎与延同。”彼此之间既然暂时不能相见与倾谈,只有在今夜观赏月亮时寄托思恋之情。想来鄜州的月亮也与延安的一样轻盈皎洁。

该诗含蓄、委婉、寄情深层。该诗句句都是写诗人对延安诸同志的思恋之情,却不见“思恋”之字句。诗人借景抒情,把自己的思恋之情凝聚在含蓄委婉、诗意缭绕的意象、意境的营造上了。

在《过劳山寄延安诸同志》这首诗中,诗人抒发的不是儿女情长与个人离愁别绪,而是在血与火的洗练中凝成的崇高深厚的革命情谊;诗中的抒情方式,不是“金戈铁马”样的豪壮,却有缠绵悱恻、委婉蕴藉之致。

作者简介

董必武

董必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抗战时期,曾任中共与国民党谈判的代表,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长期驻留重庆。一九四五年作为中国解放区的代表赴旧金山参加联合国会议。有《董必武诗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