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晓色云开

秦观 〔宋代〕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庭芳·晓色云开》是北宋秦观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人,先写良辰美景,笔触自远而近,由天气、景物到人事,环境幽美如画,春意盎然,铺垫之功,细腻完足。下片继续追忆,写春日里二人共同行乐的情趣。“豆蔻”二句作一总束,点破乃记忆中旧梦前尘。“堪惊”跌入现境,以反衬作收,更觉人事全非,旧情难忘。全词通篇倒叙,章法绵密,意旨深远,语辞清丽自然又精练工妙,景美、人美、事美、情美,浑融一体,情调婉约忧伤。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晓色(2)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3),飞燕(4)红英(5)。舞困榆钱(6)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7)。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8)

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9)玉辔红缨(10)。渐酒空金榼(11)花困蓬瀛(12)豆蔻梢头旧恨(13)十年梦、屈指堪惊(14)。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15)

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遨游行乐的胜景。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啊,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注释

(1)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此首杨金本《草堂诗余后集》卷下作王观词。

(2)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3)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4)蹴:踢。

(5)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6)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7)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8)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弦。

(9)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10)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

(11)金榼:一作“金榷(què)”,金制的饮酒器。

(12)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此指饮酒之地。

(13)豆蔻梢头旧恨: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14)十年梦、屈指堪惊: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15)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创作背景

秦观在《与李乐天简》中称自己于宋元丰二年(1079年)岁暮,自会稽还乡,“杜门却扫,日以文史自娱,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从词中所描写的景色以及“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等用语来看,这首词极有可能就是秦观在次年春天游历扬州时所作。一说作于绍圣元年(1094年),作者被贬处州后。

拼音版

mǎntíngfāng··xiǎoyúnkāi

xiǎoyúnkāichūnsuírénzhòucáiguòhuánqíngtáifāngxièfēiyànhóngyīngkùnqiánluòqiūqiānwài绿shuǐqiáopíngdōngfēngzhūményìngliǔànxiǎoqínzhēng

duōqíngxíngchùzhūdiàncuìgàipèihóngyīngjiànjiǔkōngjīnhuākùnpéngyíngdòukòushāotóujiùhènshíniánmèngzhǐkānjīngpínglánjiǔshūyāndànxiàchéng

作者简介

秦观

秦观

北宋文学家、婉约派一代词宗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1098年)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