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高不可登,楚哀湘怨思难胜。
黄鹤蹁跹杳何处,楼空惆怅江流去。
江流滚滚绕山腰,大别岧嶤秋气高。
万家废井迷烟树,夹岸征尘卷暮涛。
风高万顷来云梦,叠叠群峦岌摇动。
飞帆忽蔽夕阳来,惊烽遥起骚人恸。
劝君吊古漫沾衣,劝君怀仙早息机。
黄鹤楼高登不得,羁心一片忆将归。
《登黄鹤楼感赋》是清代诗人石涛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抒情诗描述了诗人当时登上黄鹤楼时的思乡而不能归去的无可奈何。
七言古风《登黄鹤楼感赋》写于1662年(康熙壬寅,即康熙元年)深秋,时三十一岁。
此时距明亡十八载,石涛逃离“湘源谷口”的家乡,来到楚国古城的鄂色,也已十七年。国破家亡,飘流异地,登高望远,何以胜情。诗一开头,便从“不可登”一词突出了“楚哀湘怨”的家国之痛。鹤去楼空,但见大江惆怅东流去。眼前是一个寥廓的天地。万井迷烟,征尘卷浪;夕阳帆影,烽火遥天;更是一派苍凉的景色。中段几句虽是写景,却饱含着诗人的感慨万千。而在极度悲痛之中,又以“劝君吊古漫沾衣,劝君怀仙早息机”来聊以宽解,诗意便更婉转而深沉。结尾翻到“黄鹤楼高登不得”,他的思乡而不能归去的无可奈何心情便和盘托出了。全篇结构紧密,首尾呼应,换韵足见起伏波澜,这都显示出独具匠心,不落窠臼,在诗的技法上巳比较成熟。而这样一首竟是出于一个青年人之手,我们不能不惊叹他的诗才早已艳发于青年时代了。他不止一次把这首诗写在他的书画作品中,这表明他自己也很喜爱这首诗。
所题画见《清元济诗画合卷》(藏台北历史博物馆,一九七八年二月台北出版《渐江石溪石涛八大书画集》有此卷影印本)。金瑗《十百斋书画录》辛卷着录《石涛黄鹤楼卷》书此诗,款题“时壬寅秋深,李泉石山人、胡二传道士、赵还清招予登黄鹤楼,感赋。清湘小乘客复为此者,可见乐事,但诗不足传耳。”此卷实作于宣城时期,而诗则写于康熙元年,时石涛年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