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
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寄托不肖躯,有如倚太山。
菟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
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
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
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
《种瓜篇》这是一首魏晋时代的乐府诗,作者曹叡。该诗通过用瓜藤、萍藻等比喻,描述一位新婚妇女的心声,体现了她期望丈夫不辜负自己的心情和对丈夫的依赖。
种瓜东井上,冉冉(1)自逾垣(2)。
种瓜种在东面井边上,瓜藤慢慢地爬过了矮墙。
与君新为婚,瓜葛(3)相结连。
自从同你结为夫妻,我们就如同瓜葛永远联结相配成双。
寄托不肖(4)躯,有如倚太山(5)。
我把身躯托付给你,就像倚靠在泰山上。
菟丝(6)无根株,蔓延自登缘。
菟丝本来就是无根的草,只靠着藤蔓攀缘而上。
萍藻(7)托清流,常恐身不全。
浮萍也是无根而托身于清清的流水,常恐身躯不得保全失掉依傍。
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8)。
既然你给了我如大山一般的大恩惠,我侍奉你也定会忠诚恳切一如往常。
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
我这拳拳之心天日都能照见,想必你也都清楚明白我的衷肠。
(1)冉冉:慢慢地。
(2)垣:矮墙。
(3)瓜葛:两种蔓生植物,常用来比喻互相联结缠绕的关系。
(4)不肖:自谦之词。
(5)太山:即泰山。
(6)菟丝:一年生缠绕寄生草本植物。
(7)萍藻:偏义复词,指浮萍。
(8)拳拳:忠诚、恳切的样子。
“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诗以瓜藤从井上蔓延、冉冉爬过了土墙起兴,暗喻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是自然之理。“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从此以后,我们俩就如同瓜葛相连,生活在一起了。“寄托不肖躯,有如倚太山。”新妇自谦不肖,即不贤惠,而将丈夫比作泰山,这不是故意作践自己而抬高丈夫,在封建社会,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故而这位新妇有这种卑怯心理,也是时代的烙印。“兔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这两句说明自己无以自立,得依托丈夫方可生存,一样是“蔓延”,却与首句用意不同。菟丝是一种柔弱的藤类植物,匍匐而生。用以比喻旧时代的弱女子,极为贴切。“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还是“与君新为婚”的象征和比喻。从菟丝到萍藻、依属和期望,前者自喻,后者喻夫,反复咏叹自己对丈夫的敬仰与感激、依属和期望,这是采用民歌所惯用的“博喻”修辞手法,用以达到缠绵宛转、循环往复的艺术效果。“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被蒙是受到的意思,丘山惠,即大如山丘般的艺术效果。拳拳是牢握不舍之意,意谓您的恩惠,我牢记于心,永远也不会忘记。“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我这颗心,照在光天化日之下,和盘托出,毫无隐私,我想,您也一定是这样啊!
这是多么善灵的愿望、多么可怜的近似哀求的声音!其实这些话的背后,还有一句最难以启齿的话始终没有说出,这就是“希望您不要抛弃我!”她的全部比喻都是围绕这一心愿而发。刚刚结婚,就想到休弃,新婚之乐何在?“常恐身不全”,新婚之夜,新婚的心是一颗悬着的心。
《种瓜篇》这首诗通篇都是心理描绘,甚至可以说是新婚之夜新妇的心理描写,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妇女随时随地可能被遗弃的命运,是很典型的心理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