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晓望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舟中晓望》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去往天台山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首尾圆和,神韵超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挂席(2)东南望,青山水国(3)(4)

扬帆起航,远望东南方向,高山水乡还很遥远。

舳舻(5)利涉(6),来往(7)风潮(8)

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

问我今何适(9)天台访石桥(10)

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坐看霞色(11)晓,疑是赤城(12)标。

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

注释

(1)晓:早上,早晨。望,遥望,远望。

(2)挂席:挂帆,扬帆。

(3)水国:犹水乡。

(4)遥:遥远。

(5)舳舻: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

(6)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

(7)接:靠近,挨上。

(8)风潮:狂风怒潮。

(9)今何适:现在到哪儿去。

(10)天台访石桥: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据《太平寰宇记》引《启蒙注》:“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油溪水,深险清冷。前有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平路,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列双岭于青霄。上有琼楼、玉阙、天堂、碧林、醴泉,仙物毕具也。”访,造访,参观。

(11)霞色:云霞的颜色。

(12)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创作背景

《舟中晓望》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32年)。诗人孟浩然沿曹娥江、剡溪登天台山,写下了诗篇《舟中晓望》。

拼音版

zhōuzhōngxiǎowàng

guàdōngnánwàngqīngshānshuǐguóyáo

zhúzhēngshèláiwǎngjiēfēngcháo

wènjīnshìtiāntáifǎng访shíqiáo

zuòkànxiáxiǎoshìchìchéngbiāo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