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姬(生卒年不详),文学家鲍照之妻,南朝宋代女诗人,所作《沙上鹭》、《双槿树》二诗,咏物寓意,情致婉转,最为人所称诵。《全唐诗》存诗4首。
庾肩吾(487—550),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世居江陵(今属湖北)。初为晋安王萧纲常侍,与刘孝威等人号称“高斋学士”。萧纲即位,官度支尚书。侯景作乱,被俘,因善诗获释。后任江州刺史,封武康县侯。他是“宫体诗”的代表诗人,诗作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著作有《庾度支集》。
王暕(477—523),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思晦。王俭子。弱冠选尚淮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位秘书丞。齐明帝诏求异士,除骠骑从事中郎。梁武帝天监中,累官侍中、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世显贵,不能留心寒素,颇称刻薄。后为尚书左仆射。
王僧孺(464—521),字僧孺,南朝梁东海郯人。少好学,六岁能文。曾任尚书左丞、御史中丞。遍览群书,学识渊博,兼擅书法。与沈约、任昉为当时三大藏书家。有文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左丞集》。
刘孝威(496—549),南朝梁彭城安上里(今江苏徐州)人。刘孝绰弟。晋安王萧纲法曹、主簿,迁率更令,中庶子兼通事舍人。侯景之乱,卒于安陆。与庾肩吾、徐摛并为萧纲“高斋学士”。
刘孝绰(481—539), 原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七岁能文,号称“神童”。所作诗文,时人争相传诵,名盛一时。颇为昭明太子萧统赏识,曾为《昭明太子集》作序。历任著作佐郎、太子洗马、上虞令、黄门侍郎等职,官至秘书监。今存诗六十多首,词藻靡丽,内容贫乏。作品以《古意》及《昭明太子集序》较著名。明人辑有《刘秘书集》。
萧察(519—562),字理孙,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西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大定八年(562年),驾崩,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有《悯时赋》、《金光明经义疏》等。
宗懔(502—565),北周人,原籍南阳涅阳,八世后,子孙移居江陵,字元懔。少聪敏好学,乡里号为“童子学士”。
刘昶(436—497),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道。文帝第九子。封义阳王。前废帝即位,为徐州刺史。废帝疑其有异志,欲讨。昶乃携爱妾一人与数十骑北奔魏。为驸马都尉。封丹阳王。每陈本国事故,语及征伐,则敛容涕泗。魏孝文帝拜为大将军。卒谥明。
沈庆之(386—465),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南朝宋时期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