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悲

李贺 〔唐代〕 李贺

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铜驼悲》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考进士受阻,返乡过洛阳时,为宽慰失意的愁苦,写下了这首诗。此诗可分三段,每段四句。全诗借铜驼的感情,来抒发作者自己的悲愁,立意新颖。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落魄(2)三月罢,寻花(3)东家(4)

失意漂泊,正是三月春尽时,看花遣闷,漫步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5)悲铜驼。

谁来作一首送春的歌曲?让我把洛水岸边铜驼之悲写一下。

桥南(6)马客(7)北山(8)饶古人。

桥南边尽是骑马游乐的人,北山上有很多古人的坟园。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游客畅饮着杯中的美酒,铜驼却悲叹千年来的变迁。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9)

生活在世上不必为名利徒然操劳,人生短暂就像风吹盘上蜡烛。

厌见桃株(10),铜驼夜来哭。

铜驼无心欣赏盛开的桃花,夜里它在为人世短促而啼哭。

注释

(1)铜驼:据陆机《洛阳记》载:“铜驼街有汉铸铜驼二枚,在宫之南四会道。头高九尺,头似羊,颈似马,有肉鞍。夹道相对。”王琪注引俗语云:“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少年。”曰:“言人物之盛也。”

(2)落魄:失意的样子。《汉书·郦食其传》:“郦食其家贫,落魄无衣食。”应劭注曰:“落魄,志行衰恶貌。”颜师古注曰:“落魄,失业无次也。”

(3)寻花:出游观花。

(4)东家:东面邻家。

(5)洛岸:洛水岸边。

(6)桥南:游乐的地方。

(7)马客:骑马游乐的人。

(8)北山: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汉魏以来,王孙贵族的墓葬地多在于此。后来指墓地。

(9)风吹盘上烛:比喻人生短暂、无常。

(10)笑:指花开。

创作背景

钱仲联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其时诗人考进士受阻,返乡过洛阳,为宽慰失意的愁苦,写下了《铜驼悲》这首诗。

拼音版

tóngtuóbēi

luòsānyuèxúnhuādōngjiā

shuízuòsòngchūnluòànbēitóngtuó

qiáonánduōběishānráorén

yǐnbēizhōngjiǔtuóbēiqiānwànchūn

shēngshìláofēngchuīpánshàngzhú

yànjiàntáozhūxiàotóngtuólái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