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中秋紫霞席上

奚㵄 〔宋代〕 奚㵄

澄空无际,一幅轻绡,素秋弄色。翦翦天风,飞飞万里,吹净遥碧。想玉杵芒寒,听佩环无迹。圆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

多少情怀,甚年年、共怜今夕。蕊宫珠殿,还吟飘香秀笔。隐约霓裳声度,认紫霞楼笛。独鹤归来,更无清梦成觅。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华胥引·中秋紫霞席上》是南宋词人奚㵄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中秋之夜天宇澄旷的清美景色,词人在飘然欲仙的感觉之中想象着月宫里玉兔捣药、嫦娥起舞的情景;词的下片记述紫霞席上吟咏的雅兴和乐歌的美妙,令人流连忘返,词人宴后归去,也久久难以成眠。全词意境清逸脱尘,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中秋文人聚会的场景描绘得如同仙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澄空无际,一幅轻绡(3)素秋(4)弄色。翦翦(5)天风,飞飞(6)万里,吹净遥碧(7)。想玉杵(8)芒寒(9),听佩环(10)无迹。圆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

清澈的天空无边无际,月光似一幅薄纱,清秋在调彩弄色。天风扑面而来,一飞万里,吹净遥远的空碧。想必玉杵挥舞寒光,听不见佩环的声息。月圆月缺是何心,偏偏有心照向歌舞筵席。

多少情怀,甚年年、共怜今夕。蕊宫珠殿,还吟飘香秀笔(11)隐约霓裳声度,认紫霞楼笛(12)独鹤归来,更无清梦成觅(13)

多少情怀,为何年年、都爱今夕。仙宫宝殿,还有苦吟的飘香秀笔。隐隐约约传来《霓裳》仙曲,那是紫霞楼中的清笛。一只白鹤独自归来,更无清梦可以寻觅。

注释

(1)华胥引:词牌名,周邦彦始创。

(2)紫霞:即南宋词人杨缵,字继翁,号紫霞。精音律,能自度曲,周密、张炎皆出其门下;尝与临安词人结西湖吟社,定期集会。

(3)轻绡:生丝织成的薄纱、薄绢,此状月光。

(4)素秋:即秋季。五行以金配秋,金以尚白,故称素秋。

(5)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唐)韩偓《寒食夜》诗:“测测轻寒翦翦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6)飞飞:飞行貌。南朝陈徐陵《鸳鸯赋》:“飞飞兮海滨,去去兮迎春。”

(7)遥碧:高远的碧空。

(8)玉杵:玉制舂杵。传说月中白兔持杵捣药,因以玉杵指月亮。

(9)芒寒:光色清冷。

(10)佩环:即环佩。女子饰品,多挂在腰间,走路或风吹皆有声响。此指歌妓。

(11)蕊宫珠殿,还吟飘香秀笔:在紫霞席上,大家拿起笔吟咏创作着新词。蕊宫,道家指仙宫,此指杨缵富丽的家园。

(12)隐约霓裳声度,认紫霞楼笛:指宴席上,有人吹起笛子,仿佛天上飘下的仙乐。霓裳,唐乐曲名,即《霓裳羽衣曲》,传说是月宫中的仙乐。

(13)独鹤归来,更无清梦成觅:指日后回忆起来,这样的美梦再难以寻觅。独鹤归来,用丁令威化鹤归来之典,见《搜神后记》,传说汉代辽东人丁令威外出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作人语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后人以此比喻人世的变迁。

创作背景

杨缵是宋末词坛上名气很大的词人,曾发起组织过西湖吟社,他的家园东园,是临安词人们经常聚集唱和的地方。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回忆说:“翁往矣!回思著唐衣,坐紫霞楼,调手制闲素琴,作新制《琼林》、《玉树》二曲,供客以玻璃瓶洛花,饮客以玉缸春酒(翁家酿名),笑语竟夕不休,犹昨日事。而人琴俱亡,冢上之木已拱矣,悲哉!”这段记载是《华胥引》词的一个很好的背景说明。中秋之夜,奚㵄登紫霞楼赏月听歌,遂作《华胥引·中秋紫霞席上》此词。

拼音版

huáyǐn··zhōngqiūxiáshàng

chéngkōngqīngxiāoqiūnòngjiǎnjiǎntiānfēngfēifēiwànchuījìngyáoxiǎngchǔmánghántīngpèihuányuánquēxīnyǒuxīnpiānxiàng

duōshǎoqínghuái怀shénniánniángòngliánjīnruǐgōngzhūdiàn殿háiyínpiāoxiāngxiùyǐnyuēshangshēngrènxiálóuguīláigèngqīngmèngchéng

作者简介

奚㵄

奚㵄

南宋词人

奚㵄(生卒年不详),字倬然,号秋崖。善音律,曾师从杨缵,并与词坛名流李彭老、周密、施梅川等交游。有《秋崖词》一卷,存词十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