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出处出自南北朝沈约的《临高台

释义山峦连绵没有断绝,河水又是那么悠悠流淌。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临高台

沈约 〔南北朝〕 沈约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

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作品简介

《临高台》是南朝诗人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登高望远之意;颔联写登高远望所看到的山峦、河水;颈联写看到景象所感;尾联写忧愁无从排遣。全诗意境含蓄素朴,情感朴质真挚,情味隽永。

创作背景

《临高台》系乐府旧题,古辞有“临高台,下见清水,中有黄鹄飞翻,关弓射之,令我主万年。”谢朓用此题作“千里常思归”诗,临朓伤情,抒写羁愁,沈约此诗主旨与之相近,应为相与唱和之作,永明年间作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在南京鸡鸣山)。

作者简介

沈约

沈约

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出身贵族,而年幼孤贫。笃志好学,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他是齐、梁文坛的领袖,首创“四声八病”之说,与谢脁、王融等创作新体诗,称“永明体”,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内容广泛,讲究声韵、对仗。有辑本《沈隐侯集》传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