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魏晋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
释义丹木生长在何方?就在峚山南坡上。
《读山海经·其四》此诗表现出企慕长生之意。仙山丹木,黄花朱实,此物可以“食之寿命长”,瑾瑜之良又可“以御不祥”。丹木之实与丹水白玉,食之可以益寿延年;钟山之瑾瑜,佩之可以驱除不祥。语言幻妙,思绝天地外。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徐惠《拟小山篇》
——裴度《溪居》
——李白《结袜子》
——王和卿《拨不断·大鱼》
——戚夫人《戚夫人歌》
——杜甫《十六夜玩月》
——李煜《病中感怀》
——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
——曹雪芹《螃蟹咏》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