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是西汉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是一首挽歌,前两句说无论贤愚,皆以蒿里为最终的归宿。有此前提,后两句乃说鬼伯无须严厉催促,将死者也不必遗憾犹豫。全篇四句,两两设为问答,如随口吟唱,联类成篇。
《薤露》是汉魏时期的一首挽歌,在《乐府诗集》中收于“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原来本是一首诗,据说出于楚汉争霸时期田横的门客。田横出身于战国时齐国的宗室,秦末战争时一度自立为齐王,后兵败,与五百门客逃于海岛。西汉建立后,田横受到汉高祖刘邦的征召。在前往洛阳的途中因不愿臣服而自杀,他的门客为哀悼他而作了这首挽歌。至汉武帝时,宫廷乐师李延年将其分为二曲,《薤露》送别王公贵人,《蒿里》送别士大夫和庶人。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佚名《增广贤文(四)》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曹操《观沧海》
——陶渊明《饮酒·其五》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德裕《故人寄茶》
——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