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出处出自南北朝沈约的《咏檐前竹

释义微风吹过,露珠滴落,声声清脆,月光照耀,竹影斑驳,错落有致。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咏檐前竹

沈约 〔南北朝〕 沈约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作品简介

《咏檐前竹》是南朝文学家沈约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就像作水墨画一样描绘了檐前竹子的风姿与神韵,赞美了檐竹的高节。

作者简介

沈约

沈约

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出身贵族,而年幼孤贫。笃志好学,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他是齐、梁文坛的领袖,首创“四声八病”之说,与谢脁、王融等创作新体诗,称“永明体”,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内容广泛,讲究声韵、对仗。有辑本《沈隐侯集》传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