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候馆梅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考证,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当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3年)暮春,是作者早年行役江南时的作品。
——佚名《增广贤文(三)》
——佚名《增广贤文(四)》
——佚名《增广贤文(四)》
——杜甫《宿府》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杜牧《商山麻涧》
——何逊《与苏九德别》
——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