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宋代〕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虞美人·寄公度》是北宋词人舒亶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中。此词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全词借景寓情,情感真挚深厚,格调悲凉深沉,语言清婉雅丽。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芙蓉(1)落尽天(2)水,日暮(3)波起。背飞双燕(4)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5)看。

芙蓉都已凋落,远天涵着近水,苍茫一片,黄昏时秋风阵阵,涌起波澜。我独自在小楼东畔,久久地倚着栏杆,看分飞的双燕各自东西,远远向寒云飞去,引起我一怀愁绪。

浮生只(6)(7)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浮生有多少难以消释的烦恼,真应该在醉乡中老去。光阴荏苒,京城又盖满纷纷大雪。我的朋友,你时时都会登上高台把我怀想,你将寄给我一枝梅花,饱含着美丽的江南春光。

注释

(1)芙蓉:指荷花。

(2)涵:包含,包容。

(3)沧:暗绿色(指水)。

(4)背飞双燕:双燕相背而飞。此处有劳燕分飞、朋友离别的意思。

(5)阑:栏杆。

(6)合:应该。

(7)尊:同「樽」,酒杯。

创作背景

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舒亶因与尚书省意见相左逐出京城,在家赋闲十年后,再次被任用。但入京后却已是物是人非,不由得对自己的身世感到孤独和凄凉并且渴望友人的信息,于是创作了《虞美人·寄公度》这首词并寄予一为字为公度的友人。

拼音版

měirén··gōng

róngluòjìntiānhánshuǐcāngbèifēishuāngyàntiēyúnhánxiàngxiǎolóudōngpànlánkàn

shēngzhǐzūnqiánlǎoxuěmǎnchángāndàorénzǎowǎnshànggāotáizèngjiāngnánchūnzhīméi

作者简介

舒亶

舒亶

北宋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余姚大隐)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参与“王安石变法”、平定五溪蛮叛乱。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