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秦观 〔宋代〕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此词写作者与亦师亦友的苏轼久别重逢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反映了北宋的党祸对文人心灵上造成了十分深巨的创伤。全词自始至终笼罩着一股凄凉悲伤的气氛,景中寓情,蕴含深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南来飞燕北归鸿(2),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3)重见两衰翁(4)。别后悠悠(5)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我们就像从南飞来的燕子与向北而归的鸿雁,偶尔相逢,带着凄惨悲愁的面容。想当年都是黑发红颜,而此时重见却是两个衰朽的老翁。分别后世事悠悠您就不用问了,无限的事情,都在不言中。

小槽(6)春酒(7)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8)。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9)远,暮云重(10)

面前的珍珠美酒滴滴红,不用行色匆匆,尽管把酒斟满在金钟。这一阵饮酒之后,我们又要像落花流水一样各奔西东。以后的相聚不知道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见江面烟雾腾腾,暮云叠叠重重。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2)南来飞燕北归鸿:此句仿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南非无却北飞鸿”句意,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

(3)绿鬓朱颜:黑发红颜,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

(4)两衰翁:两个老翁。时秦观五十多岁,苏轼六十多岁。

(5)悠悠:思念貌;忧思貌。

(6)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

(7)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8)金钟:酒杯之美称。钟:酒器。

(9)烟浪:雾霭苍茫的水面,同“烟波”。

(10)暮云重:喻友人关山远隔。

创作背景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此词作于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与秦观,北宋词坛上的两颗巨星,一为豪放之首,一为婉约之宗。从元丰元年(1078年),三十岁的秦观访苏轼于徐州起,到他五十一岁去世,他们交往了二十一年,其间结下了深厚的师友情谊。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记载:“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在老师的眼里,秦观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但是他们都是仕途坎坷,由于不断倍受政敌的打击,屡遭贬谪,甚至被削去官职看管起来,导致他们晚景凄凉,客死他乡,不意造化弄人若此。元符三年四月,秦观被移诏衡州,苏轼也被获准内迁,这对饱经磨难的师生希望马上见面,共话别情。据《苏诗总案》卷四三载:“四月,得秦观书。”并表示:“若得及见少游,即大幸也。”六月,师生会于康海。此次相会,秦观赋《江城子》以记之。

拼音版

jiāngchéng··nánláifēiyànběiguīhóng鸿

nánláifēiyànběiguīhóng鸿ǒuxiāngféngcǎnchóuróng绿bìnzhūyánchóngjiànliǎngshuāiwēngbiéhòuyōuyōujūnwènxiànshìyánzhōng

xiǎocáochūnjiǔzhūhóngcōngcōngmǎnjīnzhōngyǐnsànluòhuāliúshuǐ西dōnghòuhuìzhīchǔshìyānlàngyuǎnyúnchóng

作者简介

秦观

秦观

北宋文学家、婉约派一代词宗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1098年)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