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母

与恭 〔元代〕 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思母》是宋末元初与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宋末元初浙江余姚九功寺名叫与恭的僧人。本诗想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霜殒芦花(1)泪湿衣,白头无复(2)倚柴扉(3)

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

去年五月黄梅雨(4),曾(5)袈裟(6)米归。

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

注释

(1)霜殒芦花:寒霜把芦花摧残。芦花:典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传载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少时受后母虐待。冬天,后母将芦花塞入布中,给子骞穿。而以棉花制袄,给自己亲生儿子穿。子骞父得知,欲休之。子骞跪求留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乃止。后母悔,遂待诸子如一。后世转以芦花代指母爱。

(2)无复:不再。

(3)倚柴扉:指母亲倚门望儿。

(4)黄梅雨:梅子熟时之雨,时当农历四、五月。黄梅谓梅子,熟时呈黄色,故称。

(5)典:典当,抵押。

(6)籴:买入粮食谷物。

文学赏析

《思母》这是一首饱蘸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

首句点明时节,渲染思情:霜打芦花,往日那一片片白茫茫的秋日生机欲舍难舍,令他想起了母亲的白发,想起了母亲的故去,不由潸潸泪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僧人典当了法衣,买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娘亲,而白头的娘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的归来……诗如一帧发黄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响着余韵,久萦心间。

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作者简介

与恭

与恭

宋末元初僧人

与恭(?—?),一作允恭,字行己,号懒禅,浙江上虞人。宋末元初僧人,时有诗名,与时士赵孟頫相善。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