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释义我也算得上是鲁郡的隐士,喜爱他就像对待自家弟兄。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先写作者与李白的深厚交情,再叙与李白一同寻访范十隐居,后写在范居处即席朗诵屈原的《橘颂》,席上三个人因此在各自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表达了朋友之间心神相连的感情。全诗有对真挚友情的珍惜,有心志共鸣的融洽,有生命志向茫茫无归的惆怅,格调高古,兴致飘逸,情境清妙。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当年秋天,杜甫再次来到前几年的旧游地鲁郡(今山东兖州),而此时李白有家寄住鲁郡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两人便相约同访鲁郡城北的范十居士。两人均作诗记述此事。李白诗为《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杜甫诗即《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仇兆鳌《杜诗详注》云:“天宝三载三月,白自翰林放归。四载,白在齐州,公与同游历下,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是也。”
——杜甫《月圆》
——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咏石牛》
——李白《咏石牛》
——鲍溶《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