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石牛》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接点题,将一块形似牛的巨石比作活牛,并夸张地说它已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颔联摹写出石牛的逼真形象;颈联从石牛的生活习性入手,进一步强化了其逼真性;尾联是对石牛自由精神的升华,说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首诗刻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石牛形象,因为牛是道家的著名意象,所以该诗也具有无拘无束、逍遥等道家思想的色彩。
相传李白少年时在蜀见到像牛的岩石,因作《咏石牛》此诗。相传李白游历路过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牛背石所做作。
——罗隐《京中晚望》
——洪希文《煮土茶歌》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朱敦儒《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黄庭坚《秋怀二首·其一》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