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五代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释义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此词作于李煜降宋之后的几年,即作者生命的最后几年,具体时间不详。金陵被宋军攻破后,李煜被俘。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况周颐《浣溪沙·惜起残红泪满衣》
——陆游《读书》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荀子《劝学》
——顾逢《白菊花》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符曾《上元竹枝词》
——杨万里《舟中元夕雨作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