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驿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四年(809年)三月为好友元稹《使东川》组诗而创作的十二首和诗中的一首。全诗紧扣“思”字,层层深入地展开,先写闺中绮思,再写驿旅苦思,然后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最后迭用两个思字,点明诗旨。此诗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表现了诗的声情之美。
此诗创作于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使东川》一组绝句。元稹组诗中的《使东川》云:“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这是元稹在元和四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元稹夫人韦丛住长安靖安里。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是诗人的揣测之辞。他料想妻子以春尽为期,等他重聚,而现在竟无法实现,表达了极其怅惘之情。稍后,白居易写了十二首和诗,《望驿台》便是其中一首。
——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佚名《增广贤文(三)》
——佚名《增广贤文(四)》
——徐凝《七夕》
——王建《七夕曲》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牛希济《临江仙·江绕黄陵春庙闲》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