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释义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黄庭坚《竹枝词二首·其一》
——周必大《行舟忆永和兄弟》
——李商隐《临发崇让宅紫薇》
——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何逊《与胡兴安夜别》
——张养浩《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
——陆游《病起书怀》
——高适《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