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金代元好问的《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释义只知金军有如汉霸上驻军,军纪松弛,潜伏危机;但想不到的是国家竟因此沦亡。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是金代诗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前二联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后二联抒发国破家亡的情愫以及自己被迫离开京城的痛楚。作者亲身经历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深刻反思了金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演变。
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旧历癸巳年,汴京守将崔立以城降于蒙古,在离汴京南五里处的青城订立城下之盟。四月二十九日,青城中的金遗臣都被赶出京城,被拘管在聊城。《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此诗正是诗人被蒙古军队押解出京时所作。
——崔国辅《怨词二首·其二》
——孟浩然《入峡寄弟》
——陶渊明《乞食》
——鲍照《咏史》
——李白《哭晁卿衡》
——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二》
——苏舜钦《沧浪静吟》
——杜甫《春远》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