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即207年)在北伐告捷后,带领军队返回南方,当他行至秦皇岛时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观沧海》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柳宗元《种木槲花》
——袁枚《谒岳王墓》
——张继《枫桥夜泊》
——邵谒《显茂楼》
——李益《夜宴观石将军舞》
——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邵雍《大寒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