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释义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通过对所观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饮来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使用用戏谑的手法,展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抒发了词人以顺处逆、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剩的矛盾心境。
据弘治《黄州府志》记载,徐君猷任黄州知州时“崇儒重道,下士爱民。苏东坡谪居黄州,与弟子由书云‘举目无亲,君猷一见如骨肉”’,可见两个感情之深。
元丰五年(1082年)的重阳节,时词人被贬黄州,徐君猷为黄州知州。徐君猷没有因对方被贬而显出怠慢之意,与苏轼交情深厚。这首《南乡子》即是词人在涵辉楼上写给徐君猷的一首怀人词。
——李颀《送陈章甫》
——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
——张籍《秋思》
——佚名《增广贤文(四)》
——边贡《午日观竞渡》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王建《雨过山村》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薛道衡《昔昔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