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莫相疑行

释义以往的时候以文彩惊动君王,而如今却因饥寒交迫奔走在路旁。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莫相疑行

杜甫 〔唐代〕 杜甫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作品简介

《莫相疑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六句追忆昔日献赋得到唐玄宗赏识的往事,后六句感慨眼下的日暮途穷及世态炎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曾经受到皇帝赏识而声名显赫与如今同幕互相排挤相对比,衬托出当时官场的丑恶,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世冷暖的、世态炎凉的厌倦和憎恶。

创作背景

《莫相疑行》这首诗作于唐永泰元年(765)辞掉严武幕职后,杜甫居草堂之时。唐广德二年(764),严武复镇成都后,杜甫应邀入幕,本想有所作为,然而事与愿违,诗人既受不了幕制拘束,又受不了其他幕僚的排挤、嫉妒,于唐永泰元年(765)正月初二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草堂,作此诗一为一吐心中的积郁与不快,二为向幕僚们表明自己的心志。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