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登鹿门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先写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再写登山后遥想庞德公当年的行踪,缅怀他的高风亮节,表现了诗人早年对故乡前辈隐士高人的钦羡之情;全篇从清晨写到日暮,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程的转换而变化。诗人运笔洒脱自然,或骈或散,状山水景色生动逼真,传达出一种宁静淡远的韵致。
鹿门山在今湖北襄樊东之汉水北岸,东汉末高士庞德曾于此隐居,孟浩然晚年亦隐居于此。《登鹿门山》这首诗是孟浩然早年未隐居鹿门山时所写的诗。是为记录往游鹿门山之经历,表达对隐居此地前贤之向慕心情而作。
——王安石《午枕》
——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樊增祥《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
——何逊《边城思》
——陈子昂《燕昭王》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何景明《昭烈庙》
——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
——夏竦《廷试》
——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