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托物寓怀的诗篇,借流莺暗喻自身,寄托身世之感,抒写自己漂泊无依、抱负难展、佳期难遇的苦闷之情。首联描写了流莺的飘荡无依,颔联指出流莺内心的苦闷,颈联写流莺的艰辛备尝,尾联才写到诗人自己。全诗咏物抒情,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
《流莺》此写作年份不易确定。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为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长安之作。从诗中写到“漂荡”、“巧啭”和“凤城”来看,可能是“远从桂海,来返玉京”以后所作。大中三年(849年)春,作者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应是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诗经《秦风·小戎》
——佚名《梧叶儿·嘲贪汉》
——朱敦儒《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晁冲之《汉宫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