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魏晋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六》
释义羲和服侍丹池旁,天天为日沐浴忙。
《读山海经·其六》此诗吟咏日出之处和太阳的光辉,借“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寄托对光明的向往,盖叹晋宋易代,盛世君臣不复存在。有一种“主流”之说认为,这首诗“表达了祝愿国家中兴的宏大主题。”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渊明对太阳这大自然神奇骄子的无限热爱,甚至崇拜之情。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戴叔伦《女耕田行》
——佚名《步出城东门》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杜甫《不见》
——王维《观别者》
——麻九畴《题雨中行人扇图》
——麻九畴《题雨中行人扇图》
——鲁迅《送增田涉君归国》
——郑燮《小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