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是唐代诗人韩愈第一次被贬之时所作的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借屈原的故事,烘托出心头的迷惘惆怅,情景交融,寂寞悲凉。
贞元(785-805)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唐德宗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李冶《相思怨》
——佚名《增广贤文(四)》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王冕《白梅》
——佚名《增广贤文(一)》
——佚名《增广贤文(四)》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曾几《三衢道中》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