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

秦观 〔宋代〕 秦观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挥玉著,洒真珠,梨花春雨徐。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为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一首词,全词上下两片不直接写作者谪徙羁旅之苦和宴别伤离之悲,而是通过一位美女的饯别伤离,向隅而泣,挥泪如玉箸,洒泪如真珠的情态描写,突出“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的痛楚,词人的谪徙羁旅之苦,宴别伤离之悲,尽在结句托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潇湘门(1)外水平铺,月寒征棹(2)孤。红妆(3)饮罢少踟蹰(4),有人偷向隅(5)

在冷冷的月光笼罩下,潇湘水平静地从门外流过,一只孤舟泊在岸边,扬帆待发。离别的苦酒已经饮过,离别的情话也已经说过,然而在启程的这一刻,为词人送别的女子却踟蹰不前,向隅而泣。

挥玉著,洒真珠,梨花春雨徐。人人(6)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女子流泪告别,梨花带雨。一般离别只是令人肠断,而这场离别早已令他痛断肝肠,连肠也无了。

注释

(1)潇湘门:疑指长沙一城门。水指湘江。

(2)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桨。

(3)红妆:相传秦观经长沙遇一义妓,“为留数日,倡不敢以燕惰见,愈加敬礼。将别,嘱曰:‘妾不肖之身,幸得侍左右。今学士以王命不可久留,妾又不敢从行。’”

(4)踟蹰:犹像不舍。

(5)向隅:此指“红妆”之人。

(6)人人:指恋人。

创作背景

绍圣三年(1096),秦观由处州贬往郴州,途经长沙时,曾得到一位仰慕他的妓女的盛情款待。《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这首词可能就是与此女的告别之作。

拼音版

ruǎnlángguī··xiāoxiāngménwàishuǐpíng

xiāoxiāngménwàishuǐpíngyuèhánzhēngzhàohóngzhuāngyǐnshǎochíchúyǒuréntōuxiàng

huīzhùzhēnzhūhuāchūnrénrénjìndàoduànchángchūkāncháng

作者简介

秦观

秦观

北宋文学家、婉约派一代词宗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1098年)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