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是杜甫在广德二年(764年)冬至前后所做的七言律诗。此诗为故乡未平,诗人远羁剑外,触景伤情,故借诗咏怀。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人杜甫写《至后》此诗时,正在剑南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杜甫此时虽蒙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器重,过着青袍白马的幕府生活,但有志不得伸,有乡不得归,身在四川,心在洛阳,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洛阳度过的。秋去冬来,花开花落,物换星移,触景伤情。于是只好借诗咏怀,排遣苦闷。《至后》全诗兼用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眷恋乡土和怀念兄弟的真挚感情。
——李白《把酒问月》
——杜秋娘《金缕衣》
——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佚名《增广贤文(三)》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李白《千里思》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