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释义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极为碧绿。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相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词作。此词写的是在深秋暮色中主人公独立玉阶远眺时一刹那的情思。上片写寒碧的山光林色笼罩在如织的暮烟之中,随着暮色越来越浓,高楼上的主人公的愁思也越来越重;下片写在高楼上远眺的主人公的感情流动,揭示了主人公愁思的具体内涵。全词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本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崔颢《黄鹤楼》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佳人》
——刘禹锡《庭竹》
——仲殊《柳梢青·岸草平沙》
——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李白《长相思·其一》
——王安石《狼山观海》
——朱彝尊《霜天晓角·晚次东阿》